主 辦 方: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上海徐匯藝術館
四川美術學院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深圳美術館
策 展 人:魯虹 盧緩
學術主持:俞可
學委會委員:高名潞 陳九 彭德 劉驍純 賈方舟 王林 李小山 李建國 俞可 孫振華 吳鴻
展覽時間:2010年11月20日至11月30日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1-3樓(多倫路27號)
開幕時間:2010年11月20日上午10:30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筆劃排列)
當代油畫家 方力鈞 葉永青 許 江 李 磊 尚 揚 羅中立 周長江 曾凡志
當代水墨畫家 盧輔圣 劉進安 劉慶和 朱新建 李 津 李孝萱 周京新 潘公凱
由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上海徐匯藝術館、四川美術學院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與深圳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的“與水墨有關——一次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展覽,于2010年11月20日至11月30在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和上海徐匯藝術館聯(lián)合展出。此展曾于2007、2008年分別在四川美術學院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與深圳美術館展出,產(chǎn)生了學術上的深遠影響。
水墨畫在中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也使它成為了民族身份的象征?;诮陙?,一些優(yōu)秀的中國當代水墨畫家與油畫家已經(jīng)在自覺地從傳統(tǒng)水墨畫中汲取具有當代元素的基因,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們特邀請一些處在一線的當代水墨畫家與油畫家利用水墨媒材進行一次學術對話。
本次展覽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加強當代藝術與傳統(tǒng)文脈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是想在全球化的藝術格局中,進一步突出中國當代藝術的民族身份。我們認為,在西方藝術思潮居主導地位的當下,語言的選擇對于身份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中國藝術家如果不用中國式的語言方式去說話,即不保持自身文化的連續(xù)性、獨特性與自尊原則,我們將很難與西方當代藝術展開平等的對話。因此,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方式來建構我們的主體、身份與藝術史是至關重要的。必須指出,舉辦“與水墨有關——一次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展覽并不是簡單地要大家都去畫水墨畫,而是希望大家嚴肅地面對傳統(tǒng)文化,并尋找到將過去轉換為現(xiàn)在的有效方式。
除了水墨自身的歷史基調外,本次展覽也有幾大亮點:
亮點之一:本次展覽特別邀請了一批目前在中國處于一線的藝術家,共同利用“水墨”作為媒材,進行一次學術性的對話。此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加強當代藝術與傳統(tǒng)文脈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藝術格局中,進一步突出中國當代藝術的民族身份。在西方藝術思潮居主導地位的當下,語言的選擇對于身份的確立十分重要。一個中國藝術家如果不用中國式的語言方式去說話,即不保持自身文化的連續(xù)性、獨特性與自尊原則,我們將很難與西方當代藝術展開平等的對話。因此,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方式來建構我們的主體、身份與藝術史是關鍵問題,不能簡單地創(chuàng)作水墨畫,而要嚴肅地面對傳統(tǒng)文化,并尋找到將過去轉換為現(xiàn)在的有效方式。
亮點之二:展覽邀請了八位主要從事水墨的藝術家(按姓氏筆劃排列)——盧輔圣、劉慶和、劉進安、朱新建、李津、李孝萱、周京新、潘公凱;以及八位主要從事油畫的藝術家(按姓氏筆劃排列)——方力鈞、葉永青、許江、李磊、尚揚、羅中立、周長江、曾梵志。他們立足于各自多年來對藝術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對于“水墨”的多重視角,共同建構和歸納出一個嶄新的“水墨”情境。尤其這些長期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大多數(shù)是首次公開其水墨作品,使得“水墨”一詞,超越了畫法、畫種、材料乃至觀念的意義,而逐漸成為一種廣義的文化意義的代言。
亮點之三:策展人魯虹先生在“重新洗牌”、“開放的水墨”、“墨非墨”展覽之后,這次把參展作品全部定位于架上繪畫的探索,呈現(xiàn)一個既堅持水墨所蘊含的文化屬性,又不放棄其代表的工具、材料屬性的位置,并且為水墨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有益方案。在對于這種形式的重新認識的過程中,水墨畫得以縱向深入與勾連。
最重要的是,策展人魯虹先生提出了有關水墨的“圖像轉向”的學術命題。在現(xiàn)代水墨創(chuàng)作的多元格局中,從水墨與新圖像的關系入手,也就是從與當代生活的碰撞中去探尋水墨發(fā)展的新路子。當代社會與文化的轉型要求藝術家重新審視藝術作品的切入點,而新的切入點又必然扭轉水墨畫表現(xiàn)的大體格局。當代文化不斷發(fā)展的進程,對于水墨畫家來說,同時又是一個新的藝術圖像與符號不斷生成擴展的過程。只要我們努力地把獨立知識分子的立場帶入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去,只要我們認真研究當代人的心理與生存狀態(tài),我們就很有可能在感受生活的變異及新的文化信息時,尋覓到一些切中現(xiàn)實的文化圖像和符號。
亮點之四:參展藝術家的強大陣容: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先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先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先生、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周京新先生、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周長江先生,共同展開高等美術院校間的學術交流。同時,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盧輔圣先生、上海美術館執(zhí)行館長李磊先生;十大美院著名教授尚揚先生、李孝萱先生、劉進安先生、李津先生、劉慶和先生;以及著名藝術家朱新建先生、方立鈞先生、葉永青先生、曾梵志先生,他們的共同出場,將打造一幅更趨向靈活的“水墨”發(fā)展藍圖,水墨成為串聯(lián)這些作品的一個線索,而不再是統(tǒng)攝全局的稱謂。
亮點之五:本次學術性展覽得到了各方的鼎力支持,幾家主辦單位不僅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慷慨資助,而且在學術建構上提出了有關當代藝術發(fā)展的更新思路。四川美院院長羅中立先生指出:今天我們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使得當代藝術趨于成熟,這個展覽不僅使我們重新審視“文化、本土、民族”等問題,而且為多元化的文化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資源。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俞可先生談到:“今天我們重提水墨一事,并置于更廣闊的角度,是把它作為宣揚民族身份的有力武器,還是作為制衡國際藝術發(fā)展的新坐標?在全球化的語境里,中國水墨的實驗性工作究竟是徹底重來,還是依然堅持固有的形態(tài)、身份、媒材或價值?當這些問題都不成為關鍵時,水墨有什么理由回避‘當代’呢”?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wǎng)(CNDESIGN)會員所發(fā)布展示的 “原創(chuàng)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yè)用途均需聯(lián)系作者。如未經(jīng)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wǎng)